来源: 日期:2012-02-02 阅读量:1518
摘要 随着奶牛繁殖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感觉到卵巢疾病越来越复杂并且难以准确判定。本文用于B超在奶牛的卵巢疾病诊断中,总结了一些感受或者体会,发现在B超的超声扫查下,卵巢内部的变化丰富而有趣。 关键词:B超卵巢黄体卵泡 本文通过兽用B超在奶牛繁殖疾病诊断中大量的临床工作应用,体会到徒手直肠检查已不能完全满足奶牛繁殖疾病尤其是卵巢疾病的需要,在很多的情况下,使用B超对卵巢的实时超声和动态跟踪,从而了解卵巢疾病的变化过程和更深入的理解。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兽用B超仪:荷兰PIEMEDICAL公司生产的50STRINGAVET便携式兽用B超仪。可以进行B超繁殖诊断的奶牛。 1.2 方法 使用兽用B超仪经奶牛直肠路径,对奶牛卵巢及子宫进行超声扫查和诊断。 2 不同发情阶段的黄体观察 以往我们是从屠宰场拿到卵巢进行直观的表面的观察,从外观的颜色(红、黄、白)来判定黄体的阶段,或者切开卵巢看内在的情况来加以验证,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不可能以杀牛取卵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实际工作中卵巢上的黄体状况经常被忽视,或者不是足够的被重视。本人认为,准确判定黄体的生长阶段或者天数,对卵巢的整体评价以及对卵泡的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1 发情时的卵泡和子宫黏液(图1,2)
B超影像下卵泡液为低回声的液性暗区,子宫角内少量低回声为发情黏液。 2.2 排卵后的新生黄体(图3,4)
新生黄体多为有液体腔的,且腔体较大的,在超声影像下或有或无少量强回声的周边有规则结构的中等密度或低密度组织。 2.3 新生黄体和卵泡(图5)
在此新生黄体状态下对卵泡的评价:1.79CM的卵泡为曾经是囊肿状态(FSH高峰),现阶段为老化或静止状态(在刚发生的LH峰值时,不足以使之排卵) 2.4 排卵后第3天的黄体(图6)
黄体内液体腔较大,且液体腔周边有规则的均匀细密的环状中等回声。 2.5 排卵后第6天的黄体(图7,8)
液体腔逐渐缩小,且环状回声更加明显,呈环状带结构。 小结 需要说明的是:早期黄体的液体腔并不都是呈圆形或边界较规整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向规则的圆形囊腔发展的趋势。 2.6 排卵后7天的黄体(图9)
液体腔呈圆形,环状带规则而清晰,并且有小卵泡发育。 2.7 排卵后第8天的黄体(图10)
液体腔进一步缩小,环状带进一步增大,并且液体腔周边开始出现线状或环状强回声。并有小卵泡发育。黄体直径测量为3.46CM,此时黄体的直径应远大于8天前的成熟卵泡的直径。 小结 体会:排卵后6、7、8这三天的黄体液体腔大小,并无统一的尺寸来衡量。对于胚胎移植工作:使用B超对有腔黄体进行总体评价(环状带的大小和密度、液体腔的大小和边界),与跟踪卵泡的排卵时间相结合,确定是否可用于移植和移植的时间。 关于这种体会,来自于在宁夏吴忠(蔡志斌)比较成功的感受。 (责任编辑:admin) |